資管年會共議大資管再造競爭力:應對市場新變化實現能力重塑
21世紀經濟報道 薛茹云
8月16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浦發銀行聯合主辦的“2025資產管理年會”在上海隆重舉行。本次年會的主論壇圓桌對話環節圍繞“大資管再造競爭力”展開。
今年以來股債市場波動顯著加大,但結構性與階段性機會亦同步顯現。在此背景下,資管機構如何通過優化資產配置策略、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以應對市場變化,已成為當前資管行業發展中亟待破解的重要課題。在這場對話中,農銀理財副總裁孫建坤、中銀理財副總裁蔣海軍、興銀理財總裁汪圣明、信銀理財總裁董文賾、東方證券副總裁陳剛、浦銀安盛基金總經理張弛就這些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孫建坤談道,理財公司要進行市場化應對機制的轉變,真正搭建起多元資產獲取和組合的能力,將買方思維嵌入到產品營銷和服務的各個環節。蔣海軍認為,資管機構再造競爭力的重點在于提高投研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汪圣明表示,要對今后的市場發展變化未雨綢繆,從理財公司產品體系重塑、核心投研能力培育和客戶服務體系建設三個方面加快轉型。董文賾進一步指出,希望理財行業持續打通資本市場堵點,逐步提升多策略多資產投研能力,為全行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洞察與應變:市場變化與機構實踐
近一年來,資管行業的市場環境與行業格局均經歷了深刻調整與諸多變化,各資管機構亦積極求變,涌現出不少新創新、新探索、新成績。
回顧過去一年的市場變化,汪圣明表示,一方面資產管理基礎性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資產之荒仍在延續,但權益市場在不斷向好發展;另一方面,居民財富再配置在加速,存款從表內溢出,理財產品的客需不斷增加,整個資管行業在享受行業的制度紅利。
孫建坤指出,過去一年對理財行業、資管行業而言都是“大年”,在這一年,農銀理財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第一件事是順勢而為,把握市場的確定性機會;第二件事是保持清醒,把握行業趨勢苦修內功;第三件事是保持逆向思維和布局。
在內外部多重利好因素影響下,公募基金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張弛指出,今年資本市場在經濟基本面回暖及產業趨勢支撐下,展現出積極向好的走勢。同時,隨著證監會正式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基金行業的發展有了更為明確的方向。
針對今年以來股債市場的波動,董文賾提出,目前對理財行業而言,組合管理很重要。通常講的“固收+”產品,實際上就是以固收類資產如債券打底、加權益類資產如股票來增厚收益,但每類資產從流動性、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來看都是不同的,都有著各自的波動和收益特征,幾類資產如組合又會產生更加復雜的變化,故如何組合好輸出主動可控的波動和收益,顯得尤為重要。
董文賾進一步指出,當前多數銀行理財客戶希望得到一個波動較低、收益適度的結果交付,但也有不少客戶逐漸愿意接受波動略高收益較好的理財產品。
受益于股市行情向好,今年固收增強型產品業績得到改善,真正做到了收益增強。固收增強的產品規模和占比持續提升,已成為理財行業新的增長點,以及給投資者創造財富的新發力點。
蔣海軍透露,今年中銀理財資產配置發生明顯變化,權益占比穩步提升。產品類型方面,今年以來,中銀理財將“固收+產品”以及偏債混合類產品作為戰略性發展重點。
談到對大類資產配置的看法,汪圣明認為,對理財公司而言,股、債兩大核心資產至關重要,對于債市要充分擁抱波動,對于股市要摒棄熊市思維。他強調,核心是要考慮怎么把市場機會轉化為客戶的產品收益。
蔣海軍認為,未來債市可能長期維持震蕩的格局,對于股票則寄予更高的期望,在主管部門堅定信心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背景下,相信資本市場可給投資者帶來良好的回報。
布局與前瞻:行業格局與“反內卷”
談及行業格局,孫建坤認為理財行業是“新舊交融”的行業。他認為,未來理財行業格局的變化將取決于三大因素:一是從依靠制度紅利發展自身業務,到建立真正獨立的市場化機制;二是多元資產的獲取和組合能力;三是客戶服務能力的構建。
汪圣明認為,目前傳統的低風險低波動理財產品還是大家比較偏好的投資對象,這個是市場的選擇,應得到充分尊重并盡可能予以滿足,但面對市場發展變化特別是金融市場的結構性變化與傳統業務模式的潛在不匹配性,需要未雨綢繆,從理財公司自身的能力培育、產品體系重塑和客戶服務體系建設三個方面入手,加快轉型。
談及理財公司在大資管體系中的定位,董文賾指出,理財公司可以定位成固收產品的主要供給者、含權產品的重要供給者。
董文賾表示,理財公司可考慮將固收產品作為第一增長曲線的載體、含權產品作為第二增長曲線的載體,有序推進建設,將有利于銀行理財的可持續發展。
理財公司外部代銷版圖不斷擴大也對理財公司的渠道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蔣海軍認為,隨著渠道數量的增長和上架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如何加強服務渠道和客戶的能力也是理財行業下一步需要發力的重點。要從理財產品銷售導向轉為投資者需求導向,不斷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服務。
面對當前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孫建坤坦言“需要反內卷”,他呼吁通過行業協會或自律組織建立統一規則,促進行業公平競爭和健康發展。
汪圣明認為,理財公司要實現差異化競爭,不要在低波固收等很狹小的賽道做同質化的競爭。此外,圍繞理財行業生態,要從客戶、渠道、理財公司、市場等多個層面強調“產品+服務”的能力導向,做好對客戶的資產配置到財富管理的綜合性金融服務,而不是單一收益目標思維。當然,必要的行業自律也是反內卷的應有之義。
趨勢與動能:長期資金入市與經濟韌性展望
當前,權益市場在政策引導下展現出新的發展態勢,長期資金入市作為核心政策導向,正深刻改變市場結構與運行邏輯。
蔣海軍表示,以中銀理財為例,未來將繼續順應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從養老支持、含權產品等方向加大理財業務布局力度:一方面,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大力發展養老產品;另一方面,持續引導理財資金入市,堅持布局含權產品。
陳剛認為,長期資金加速入市將重塑市場生態,與資本市場系統性改革形成共振。保險資金作為“耐心資本”的核心力量,其入市步伐顯著加快。
陳剛進一步指出,更值得期待的是,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導向如能有效落實,將引導更多養老、保險等穩健型資金進入市場,優化投資者結構,促進優質資產的價值重估與合理定價,為資本市場注入持久、穩定的發展動力。
張弛認為,長期資金作為高效的逆周期穩定器,有效降低了市場波動率,提振了投資者信心;從投資標的來看,國家隊投資范圍從滬深300ETF、中證500ETF等擴展至科創50、創業板指ETF等標的,覆蓋范圍逐漸多元化,顯著引導社會資本流向半導體、AI算力等戰略新興產業。該機制還有效地改善了市場生態結構,減少投機交易。
盡管趨勢向好,長期資金入市仍面臨多重挑戰,陳剛指出,“機遇大于挑戰,未來應抓緊深化落實長期資金入市政策,引導市場走向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軌道,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宏觀形勢方面,張弛認為,今年一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高達5.4%。二季度我國經濟頂壓前行,實現5.2%的經濟增長。上半年GDP累計同比增長5.3%,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從投資角度來看,在消費領域,中央財政安排三千億特別國債支持以舊換新,其規模較去年翻倍,而以舊換新的未來方向將決定投資邏輯和方向。房地產領域,一線城市表現相對穩定,需關注中央因城施策下各城市政策的影響,包括對人口流向、產業及投資的作用。
在陳剛看來,中國經濟在復雜國際環境下展現出較強韌性。上半年,中國經濟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增速高于全年目標水平,顯示了強大的內生動力。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五成,內需支撐作用明顯??梢哉f,我國經濟基本面穩固,全年增速將維持在5%目標區間。
展望未來,張弛認為,后續驅動經濟發展的力量和亮點或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擴大內需,上半年內需對GDP貢獻率66.8%,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52%,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二是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2024年“三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8%左右,顯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在積聚,預計未來將不斷壯大發展勢能;三是固定資產投資存在機會;四是外在壓力轉化為內在增長動力,持續不斷地加速推進貿易多元化,同時減少對單一市場依賴風險,通過拓外貿促進經濟穩定發展亦是關鍵之舉。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生活消費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生活消費網 | 專注于國內外今日生活資訊網站所有。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生活消費網 | 專注于國內外今日生活資訊網站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揭秘歐洲頂級美食——伊比利亞火腿不為人知的一面北京/馬德里。隨著七夕佳節漸近,情侶們紛紛計劃著浪漫約會。在眾多約會方式中,選擇一家精致餐廳,與心愛之人共享美食成為必備選項。近些年,隨著伊比利亞火腿在國內盛行,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到餐廳品嘗以伊比利亞......2025-08-28 16:12
-
恒生活:AI人工智能為未來生活帶來的無限可能在科技浪潮的澎湃推動下,人工智能(AI)正以驚人的速度從實驗室走向千家萬戶,成為重塑現代生活的核心驅動力。從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從醫療革命到教育進化,AI正以“無感智能”的姿態滲透至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2025-08-28 16:02
-
杜邦汽車玻璃膜:一塊PET基材的科技革命一片真正優質的車膜,不僅能瞬間提升駕乘舒適度,更是安全與節能的雙重保障。而決定車膜性能上限的,恰恰是那片薄如蟬翼卻科技滿滿的基材——PET聚酯薄膜。一場持續84年的材料革命,從實驗室走向汽車玻璃時間回......2025-08-28 14:51
-
阿里巴巴排第二,第一是TA!2025民營企業500強名單公布京東、阿里巴巴、恒力排前三!2025民營企業500強名單公布 ,全國工商聯28日在遼寧沈陽發布“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京東集團、阿里巴巴有限公司、恒力集團有限公司位居前三。 一、整體規模......2025-08-28 14:27
-
利潤超8581億元,軟件開發相關企業數量半年新增109.7萬余家2025年上半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運行態勢良好,交出亮眼“期中卷”。總體上,軟件業務收入穩健增長,達70585億元,同比增長11.9%;利潤總額8581億元,同比增長12.0%,保持兩位數增長......2025-08-28 1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