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預計“十四五”水利建設完成投資超5.4萬億元
“2022年水利建設完成投資首次邁上萬億元大臺階并連續3年突破歷史紀錄,2024年達13529億元,預計‘十四五’水利建設完成投資超5.4萬億元,是‘十三五’的1.6倍。”水利部部長李國英9月2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以來,我國水利發展取得新成效,建成世界規模最大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加快構建,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作出了新貢獻。下一步,水利部門將在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十五五”工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十四五”末國家水網覆蓋率預計達80.3%
李國英介紹,我國建設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調水工程、灌區工程,預計“十四五”末國家水網覆蓋率達80.3%,耕地灌溉面積達10.9億畝,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6%,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糧食穩產豐收、城鄉居民安居樂業提供了水資源保障。在我國經濟總量連跨大臺階、糧食產量連年豐收的情況下,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2024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十三五”末分別下降17.7%和23.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十三五”末的0.565提高到0.58。
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李國英表示,“十四五”以來,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項,水利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加快優化。截至2024年底,我國共建成水庫9.5萬座、大中型調水工程200項、大中型灌區6924處、堤防31.8萬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
在水旱災害防御方面,“十四五”以來,洪澇災害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0.18%。
在河湖生態環境面貌方面,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斷流百年的京杭大運河、斷流27年的西遼河、斷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全線貫通,重點河湖生態流量達標率達98.6%,整治“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14萬個,河湖面貌發生新變化。海河流域30條斷流的河流恢復流動,京津冀治理區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較“十三五”末分別回升3.29米和7.67米,102眼干涸的泉眼實現復涌。預計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4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73%。
系統謀劃推進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建設
李國英表示,“十四五”以來,水利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系統和“高保真”數字流場模擬數學模型系統加快建立,安全大壩、生態大壩、智能大壩和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建設深入開展。構建財政資金、金融信貸、社會資本共同發力的水利投融資新格局,“十四五”前4年年均使用非財政資金3957億元,是“十三五”的2.3倍。水利基礎設施投資信托基金發行、跨省域用水權交易、多種水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實現新突破并乘勢推進。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未來趨勢,也是發展方向。”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表示,“十四五”以來,水利部門系統謀劃推進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建設,也就是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水利工程,有效賦能流域防洪、水資源管理與調配等業務應用,強化了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成為推動水利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顯著標志。在推進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建設中,水利部重點抓監測感知、數學模型建設和業務應用。
在監測感知方面,“十四五”以來,加快構建“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系統,大力提升對水利物理對象的透徹感知能力,為水利工程安全風險監測防控和數字孿生水利體系構建和運行提供動態實時信息支持。
在數學模型方面,立足數字孿生水利體系精準映射、虛實交互、實現“四預”功能。水利部加快構建“高保真”數字流場模擬數學模型系統,實現業務“正向-逆向-正向”推演應用,為水旱災害防御和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提供決策支持。
在業務應用方面,堅持從實際需求出發,以效用為導向,推進覆蓋各項業務應用的各層級數字孿生平臺建設。目前,全國大江大河洪水預見期從3天延長到10天,為成功抵御珠江流域北江1915年以來最大洪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等提供了有力支撐。實現對全國重點河湖268個生態流量控制斷面監測預警。數字孿生南水北調實時反映工程性態、動態優化調度,為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生活消費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生活消費網 | 專注于國內外今日生活資訊網站所有。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生活消費網 | 專注于國內外今日生活資訊網站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百億資本狂涌,科技大廠暗戰具身智能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交匯地帶,具身智能正以不可阻擋的態勢,重構科技產業競爭格局,站上發展C位。 據統計,2025年前7個月,國內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已超140起,融資總額突破百億,較......2025-09-30 09:30
-
輔助駕駛公開道路體驗別克至境L7“逍遙智行”正式上路近日,別克品牌新能源智能豪華轎車mdash;mdash;至境L7,在蘇州首次開放逍遙智行輔助駕駛公開道路體驗。作為基于強化學習的MomentaR6飛輪大模型的首發車型,至境L7在復雜真實路況下的精準決......2025-09-30 08:22
-
燃料電池汽車市場邁向提質增效新階段“截至2024年底,我國已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2.8萬輛,商用汽車領域示范規模國際領先,累計建成加氫站超500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汽數據編撰的《氫能汽車藍皮書:中國車用氫能產業發展報告》(以下......2025-09-30 07:02
-
SionPower開發出鋰陽極真空沉積工藝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美國電池技術公司SionPower開發出一種用真空沉積工藝取代傳統機械軋制的工藝,該工藝能夠高效地生產鋰負極,而這一直是鋰金屬電池性能和可擴展性的關鍵障礙。 傳統的負極制造依賴......2025-09-30 05:49
-
承56載東風志東風輕卡“使命必達”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025年,因軍而建因軍而興的東風汽車,迎來了建設56周年。作為東風事業藍圖中的關鍵支柱與活力源泉,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也已在不斷傳承軍工基因、塑造領先品牌中走過了26個春秋,東風輕卡......2025-09-30 04:33
